续航或仅300多公里的两厢车,只因是特斯拉,比亚迪都得认输?

(网传特斯拉廉价车型渲染图)

消费者对价格敏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,2023年伊始特斯拉逆势掀起的价格战又一次证明了这点。不过与将国产后的特斯拉Model 3价格压至20万元以内的期望相比,期待特斯拉推出一款更为廉价的车型或许要更为实际。并且这一期待也不是空穴来风,据外媒报道称,在3月份的投资者日活动上,特斯拉有望公布下一代车型平台的最新信息。结合去年三季度财报上马斯克对更小、更廉价车型的透露,似乎一款更便宜的特斯拉已经近在眼前了。

甚至坊间已经为这款新车起好了Model Q这个名字(并非官方名称,但后文将以此为该车型的代称进行叙述)。虽然特斯拉中国有关人士对以上新车型的信息进行了否认,但消费市场对此的期望值并不低。即使购车清单中不考虑特斯拉的新能源车消费者,也无法忽视该品牌廉价车型对市场的冲击作用。那么我们不禁要问,如果真有一台售价15万元的特斯拉,就能让包括比亚迪在内的国产新能源车企缴枪投降吗?

(网传特斯拉廉价车型渲染图,图片内信息亦为猜测)

特斯拉廉价车,只可能是紧凑型两厢车?

首先很明确的是,所谓Model Q的定价与定位肯定是要低于目前的特斯拉Model 3,否则也就谈不上什么“廉价”了。那么考虑到Model 3的中型车定位,这款廉价新车的定位也就只能落在紧凑型,甚至是更低的车型级别。先抛观点,预计这款Model Q的身份就是一款紧凑型轿车,至于原因我们一个个来看。

首先有可能是紧凑型SUV吗?这点是不太现实的。按照主流车企的产品定价来说,高溢价的SUV,往往与轿车是错位锚定,即紧凑型SUV与同品牌的中型轿车定价差距不大。一台与Model 3价格差不多的SUV,是起不到“廉价”作用的。

(网传特斯拉廉价车型渲染图)

那么直接将价格杀到“最低”,直至小型甚至微型车领域呢?这点同样不太可取。对特斯拉或者说对纯电动车而言,其肉眼可见的市场增量基本围绕中、欧、美三大主流车市。要做到比Model 3还要低价,基本就把美国市场从这台新车的主流目标中剔除(山姆大叔才是以大为美)。小型车虽然一度是欧洲市场的“甜品级”需求,但诸如大众高尔夫这样的欧洲国民级车型,同样证明了紧凑型车的受欢迎程度。其次,紧凑型或许也是最能平衡欧洲与中国车市的选项了。

另外,很关键的一点还在于小、微型车市场的消费群体对价格极度敏感,同时对品牌的需求度相对降低。特斯拉目前在20万元以上的纯电市场可以轻松掀起价格战,但是在真正的低价领域,恐怕就不太够看了。所以Model Q会更便宜,但不会“无脑”便宜下去。15-20万价格区间自然是大概率事件。

网传特斯拉廉价车型旅行车风格渲染图

对于Model Q的猜测其实由来已久,海外网友还有“魔改”特斯拉Model 3的所谓旅行版渲染设计流出。但无论是哪种猜测都指向一点,那就是Model Q虽然不会是SUV,但其后备厢结构必然是“掀背”。这其实可以看作是大家对于Model 3的后备厢“苦其久矣”的一种宣泄。

特斯拉Model 3后备厢425L的标准容积,对一款标轴设计的中型轿车而言其实并不算太拉胯。但迎合时代的流线型与传统的三厢结构导致开口过窄,使用体验一般。于是在注定更小尺寸的Model Q身上,面对无力扩大的装载能力,采用诸如两厢车的结构成为一个更合适的方案。至于说欧洲网友对于旅行、猎装风格的憧憬,就只能说是一种更为深度的地方特色体现了。

两厢车型对特斯拉与市场也是双赢状态。首先如果在Model 3的设计基础上继续缩小,其流线型设计将很难保证流畅度。欧洲市场对于好开好停的两厢车同样也是持欢迎态度。对中国市场而言,传统燃油车时代的大众高尔夫、福特福克斯,甚至是定位更为高端的MINI,都证明了精品路线两厢车的价值。至于新能源时代,也有比亚迪海豚这种代表作。

比海豚更大,空间不是问题?

顺着前面后备厢的话题聊一下Model Q的空间情况。已知Model Q比Model 3更小,且Model 3的后排空间乏善可陈,所以Model Q的实用价值更低,只适合双人出行?这个判断可能会造成对新车的误会,我们从头开始聊。

从特斯拉产品线的尺寸设计来看,基本是相当传统的风格。以Model 3为例,4.7米左右车长的中型车,已经是相当“古典”的坚持了。照此推测,借鉴传统两厢车的尺寸,Model Q的车长恐怕也只会在4.3米左右。这不恰好证明Model Q后排不实用吗?这可不一定,要知道比亚迪海豚的车长仅有4.1米多而已。但纯电动车的轴距与车长比例不能按燃油车的惯性思维来套,包括特斯拉、比亚迪等脱胎于纯电平台的车型,其轴长比都相当可观,而轴距则是决定车内空间的核心数据之一。

不过这又绕回来了,既然特斯拉Model 3轴距出色,为啥后排空间的体验还是相当一般呢?这又得回到它的设计上来,掀背的造型与对流线型的高追求,都大幅牺牲了B柱之后的车内空间。而Model Q如果按推测的采用两厢结构,即不存在在线条收尾的问题,从而使轴距能够更好转化为实用空间。同样借鉴比亚迪海豚的案例,特斯拉Model Q作为一款城市“合家欢”出行的代步车,在空间上应该是称职的。

但在车内的“装潢”部分Model Q恐怕与比亚迪海豚会呈现不同的取向,这点在特斯拉Model 3身上已经被吐槽很多了。此前针对换代Model 3的猜测中,个人更为采信Model S那套内饰下放的说法。如果套用这个逻辑,即使现在这套Model 3的“简装”下放,恐怕也很难让国内的消费者满意,更不提在材质上或许还会有一定的“打折”可能。

续航不占优,价格也下不去?

当然,以上这些基本只能决定Model Q的卖相,真正决定它定价的还是在性能与续航上的表现。更直接的说,便是动力电池对纯电动车的价格影响。无论是特斯拉将要铺开的4680电池,还是与比亚迪在刀片电池上的眉来眼去,都有降低这块成本的因素在其中。

对这两方面分开来说,特斯拉4680电池即使在2023年实现规模装车,受制于产能因素,其装车的范围能够惠及Model 3这一级别已经算是给力。当然,如果Model Q面世的时间继续向后推,4680电池的装车概率自然会大幅提升,但这并不代表磷酸铁锂电池会被除名。

在这里我不用刀片电池来代替磷酸铁锂电池阐述,一方面在于特斯拉采购磷酸铁锂电池早已经是驾轻就熟,其对于控制产品成本的能力,也是有目共睹。另一方面,4680只是电池的一种形式,虽然为了性能表现,其默认是以三元锂电池的身份出现。但是将其改造为磷酸铁锂电池也并非是毫无可能,不过这恐怕是更晚出现在量产车上的存在了。

回到Model Q本身,新车低配采用磷酸铁锂,高配使用三元锂电池的可能性较高。如果车辆能够在今年年底或明年上半年上市,那么其磷酸铁锂电池或许就是指的刀片电池,这样也能保证中、欧市场的供应一致性。至于三元锂电池,4680恐怕还来不及救场,于是Model Q最初的极限续航表现或许并不会太好看。好在这一级别对于长续航的需求也不算太高,无论是比亚迪海豚,还是价位类似的比亚迪元PLUS、小鹏G3等等,续航都指向了400多公里的表现。

但结合海外的猜测信息来看,大家对于Model Q的基础续航预测值同样很低,普遍推测基本在300多公里起步的水平。做出这一推断的原因,恐怕还是围绕成本。作为延续特斯拉调性的紧凑型车产品,可以预见Model Q不会在看不见的位置过于寒酸。比如说Model 3就采用的前双叉臂、后多连杆的底盘组合,即使是低配车型也有配备米其林PS4轮胎等等。

另一方面,在智能驾驶板块,虽然很多人对于特斯拉的“纯视觉方案”不置可否。但特斯拉始终热衷于给旗下车型至少配备基础版辅助驾驶功能。这样一来,至少在雷达、芯片等硬件方面的开支,特别是对低配车型而言的成本压力,要相比同价位车型更高一些。

在叠加这些因素之后,虽然新车号称“成本是Model 3的一半”。但这或许是压铸一体化车身,以及4680电池在理想状态下落地之后。并且按照一个较高的期望销量进行边际成本摊薄之后的豪言壮语。结合以上猜想,如果真有这样一台特斯拉Model Q,且在1年左右的时间就上市销售,恐怕最初的市场起售价很难低于17万元左右。但长期来看,这款廉价特斯拉的起售价格确实有希望拉低到15万元左右。

结合以上价格推论,其实要说特斯拉Model Q有多大的价格诱惑力其实也算不上。实用性接近的比亚迪海豚不仅提前站稳脚跟,而且价位也更为亲民。虽说Model Q在智能驾驶方面有自己的护城河,但预计在今年小鹏G3也将迎来改款,而小鹏汽车在驾驶辅助这块同样是不惜笔墨的存在。

总之,特斯拉廉价车型的推出,很难像Model 3那样具备先手效果。针对这样一款恐怕还尚在襁褓之中的作品,同价位或同类型之中,中国市场已经有崭露头角的竞争对手出现。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特斯拉在纯电动车市场的品牌影响力,以及其对成本控制和打价格战的能力。不过对于欧洲市场诸如ID.3等同级别纯电车型而言,特斯拉Model Q的落地恐怕将带来比Model 3更强的冲击力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万相汽车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autooverstep.cn/zhuanlan/hyhy/3117.html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8108003017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aizhany@sina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