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工信部公布第363批《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》新产品公示,共404款新能源车型入选。其中,新能源专用车车型有308款,是今年上新数量最多的一批。同时,物流重卡车型数量也创新高,多达75款,其中燃料物流重卡车型达27款、占比36%,比年初的352批提高了20个百分点。
可以看出,燃料电池重卡赛道迎来爆发,各车企开始发力。此外,依维柯申报首款新能源中面车型,命名为依维柯E路达;三一首推新能源轻卡,由湖南汽车生产。
在动力电池方面,三元锂电池“消失”,宁德时代、国轩高科、亿纬动力和荣盛盟固利配套量高达272款,占比超8成。
远程再夺第一 飞碟第二
363批新车公示中,新能源专用车高达308款,上新数量创新高。
从车型分类来看,新能源物流车有182款(59%),环卫车有99款(32.1%),此外电源车、工程车、混凝土搅拌车等其他用途专用车共有27款。
从车企来看,本批次新能源专用车车型来自103家,环比增加了18家。公示上新车型数量前三名企业分别是:远程商用车、飞碟汽车和南京金龙。
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推出了14款车型,涵盖微卡、轻卡、中面等车型;飞碟汽车推出微卡、轻卡共13款车型;南京金龙有12款车,包括3款微卡、8款物流重卡、1款环卫车。
徐工环境、东风汽车并列第四。均有10款车型,前者全为环卫车,后者以轻卡为主;一汽解放、陕汽集团和三一汽车三家企业并列第六,均推出了9款车型。一汽解放的重点车型是轻卡,而陕汽集团和三一汽车主推物流重卡车型。
有3家车企均有8款车型,分别是:郑州宇通、湖北新楚风汽车、东风柳汽;江淮汽车推出7款车型。有4家车企均推出6款车型,分别有: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、庆铃汽车、飞驰汽车、华菱汽车。
电车资源注意到,主打凌特车型的依维柯在本批公示中,申报了旗下首款新能源中面车型,货箱容积达5.6m³。作为工程机械行业里数字化转型的标杆,三一推出新能源轻卡车型——江山,并且还同步申报了该车型的底盘版(HQC10400QDBEV)。
由此看来,绿色城配领域发展正当时,不乏“新”入局者,共同助力城配运输绿色发展。
以下是有两款以上车型的车企:
电池:宁德时代配套企业超80家 三元锂“消失”
从电池类型来看,363批次有272款车型搭载磷酸铁锂电池(含燃料电池配套数量),占比达88.3%,份额环比362批下降2个百分点;采用多元复合锂电池的车型有5款,均为轻卡;25款采用锰酸锂电池,大多为环卫车和物流重卡;采用锂离子电池的车型6款,本批未有车型搭载三元锂电池。
从电池配套情况来看,宁德时代配套数量高达204款,配套超80家企业,东风柳汽、飞碟汽车、陕汽集团、南京金龙等均在配套之列。
亿纬动力为18家企业27款车型提供电池配套,重回第二位置,主要以轻卡、物流重卡为主。
荣盛盟固利、国轩高科分别位列第三、四位,配套数仅相差1款。荣盛盟固利为21款车型提供电池配套,以环卫车、轻卡、物流车重卡为主;国轩高科主要配套城配领域,共计20款车型,还为1款物流重卡提供配套。
微宏动力位列第五,比亚迪第六,配套多家车企。
明恒动力首次出现在新能源专用电池配套领域,为江淮汽车的3辆轻卡提供配套。据了解,无锡明恒是云内动力智能新能源动力总成产业重要组成部分,绿色新能源动力系统项目作为无锡市、惠山区重点项目,达产后将实现年产15万台产能,具备新能源混合动力系统、动力总成开发、试验测试能力,能够为整车集成提供各种试验保障。
此外,配套数量在2款及2款以上的企业还有:微宏动力、比亚迪、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分公司、比克电池、中创新航、远景动力、捷威动力、力神动力、弗迪电池。
电机:苏州绿控第一 朗高电机升至第二
363批新车公示中,有84款新能源专用车未标明电机生产企业和类型,故对排名有所影响。
从已标明的224款的车型来看,由50余家电机企业提供电机配套。其中,苏州绿控遥遥领先,共配套23款,位列第一。其主要为重卡、环卫车等车型提供电机配套,配套企业有:三一汽车5款、飞驰汽车3、庆铃汽车2款、奇瑞商用车2款、申龙汽车2款、福龙马2款等。
朗高电机位列第二,为7家企业15款车型配套,配套企业分别是:东风柳汽车4款、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3款、吉利商用车2款、河北长征汽车2款、贵州长江汽车2款等。
特百佳动力为9家企业13款车型配套,排名第三,配套企业有: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、芜湖中集瑞江汽车、湖北新楚风汽车等。
位列第四的中车时代为10家车企12款车型提供配套,宇通客车为2家车企11款车型提供配套。
此外,配套数量在7及7款以上的有:东风德纳车桥、北汽福田、浙江远程智芯、西安智德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有限公司、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,
配套数量在2款以上车型的企业如下:
小结:近两批,燃料电池车型均超过40款,363批更是高达58款。
从年初的12家企业申报燃料电池车型,到如今的25家企业,增加了13家企业。与此同时,国家重点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在中重型商用车领域的产业化应用,并向重型货车倾斜,燃料电池车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巨大,谁又能从中“脱颖而出”?